当前位置: 首页 >诗乡文苑 >散文作品 >【散文作品】那村•那人•那酒

【散文作品】那村•那人•那酒

李世平

编辑:网站编辑    访问量:1965    发布时间:2016-09-18    【字体:


 

舍前塘如镜,村后山作屏;独怜故乡月,长醉远游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——题记


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农家子弟,譬如我,十五岁时离乡求学,十八岁时参加工作,二十多年来,为人师,为人夫,为人父,深感父母恩大,孝顺不容等待。因而对故土的依恋,对双亲的挂牵就如我每每喝家酿酒一样,愈饮愈浓,愈品愈香。

我的家乡坐落在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——素有湖南省常宁市第一粮仓美誉度的依湖垌里。秀美的依湖垌四面环山,宛若青龙飞舞,京珠复线穿此境而达郴州桂阳。山上林壑尤美,山下粮田数亩,山底宝藏丰富。千百年来,垌里也人杰地灵,物华天宝;高粱红,大豆黄,稻花香。

      正午时分,在长满青草的潭河柳岸,几家母羊领着一群群小羊正在悠闲地吃草,偶尔有几只不知名的雀儿落入羊群中,特别引人注目;河的那边,一群群鸭子正在梳洗羽毛,乡村通公路上不时传来的鸣笛声把他们惊散。山风徐来,酒香丝丝入鼻,循香而去,一排排瓷砖新房坐落有致,这便是我土生土长的地方——罗桥镇依波村石禾塘李家。

      我的父亲李如春老人今年六十七岁了,是湾村里自产自销的“酒爸爸”之一。他每天早晨起来就要喝上一盅才下地干活,之后餐餐还要喝,记得六十岁生日那天,他桌桌敬酒,一人竟喝掉了一可乐瓶子醇香的自酿酒。众人说他是酒仙我看有些言过其实,说是酒鬼,他竟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父亲的身世不寻常,出生不到三个月,他的父亲便去逝了。祖母改嫁后,其三兄弟便跟着老祖父老祖母过日子,因营养不良,父亲长得精瘦矮小。父亲属穷人孩子早当家一类,靠边工边学和老姑父的接济才勉强念完高小。尽管学历低,他却爱读书看报。说来也怪,成年后的父亲不仅是个养殖、酿酒能手,还会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的导演、编剧,吹拉弹唱耍皮影子戏呢!

      石禾塘是个盛产酒的湾村。一村百多户人家,一家来客了,家家都盛邀喝酒,因而名气大。湾村里的甲等劳力们都有几分酒量,每逢年节或婚丧嫁娶就是他们猜拳斗酒把臂言欢的时候,“感情深,一口闷,屁股一抬,满酒重来……”爱喝酒竟成了湾村里兄弟叔侄们联谊的另一种方式。

爱喝酒的石禾塘人也爱酿酒,村民们能用手头不同的原料和方法酿造出不同类的美酒:纯谷酒,高粱酒,长麻酒,薯渣酒。女人们喜欢甜酒和酒糟。过苦日子的年代无粮酿酒,村民们上山下乡也能酿出什么野蕨根酒,荆箍勒酒。酒已融入村民的生活,酒肉穿肠过,幸福心中留。

湾里村民常喝的多半是纯谷酒,且自酿自喝,从不轻易外卖。随着石禾塘湾村里家酿酒的名气越来越大,个别村民动起歪脑筋,卖假酒,劣质酒;父亲酿酒与其做人一样,从不掺杂使假;他酿酒的原料高粱、稻谷、长麻都是亲手种的,原料上乘,酿出来的家酒自然品质优良。

父亲依旧用传统工艺酿酒,酿造一缸酒,夏天要个把月,冬季要三十多天,酿酒的工具是铁锅、木桶和陶质水缸,这些能有效避免铅锌等金属的污染。父亲喜欢用自己做的酒药发酵酿酒,如兰花草、铁马鞭、肖梨叶等,可惜这些草药现在很难找得齐备,父亲只好改用商品酒药酿酒。

刚出锅的高粱酒纯净、醇香、口感绵滑,是待客上品。如有些客人喜欢喝带颜色的酒,父亲就会将高粱穗浸入酒坛里,不出两个礼拜,倒出来的美酒就是黄橙橙的了,色香味俱全,客人美称其为“土茅台”,让人禁不住垂涎了。

我每次回家都能品尝到父亲预留的红高粱头锅酒,绵柔纯净,唇齿留香,赛过天下名酒,于是常常带些回城同文友分享。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,我还一手敲键盘一手端酒杯。美哉,土茅台!

父亲依旧年复一年地酿酒。但酿酒绝对是费时费体力的活儿,没有帮手,凡事亲力亲为,年迈的他有些力不从心了,要不是自身只好这口,要不是他喝不惯市面上的酒,我想父亲是不会再酿酒了。



[打印本文]

信息公开 文化资讯 名人荟萃 宜城之子 诗乡文苑 书画影艺 乡镇风采
课题研究 人文地理 特别刊载 乡音乡情 文化创意 记忆空间 联系我们
湘ICP备16011544号-1   Copyright c 2016 湖南常宁湖湘文化
网站访问统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