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堂山乃塔山最高峰也,海拔1264米,面积约5平方公里,距小塔山约。
10里,距“狮子脑”仅5里。
天堂山,又曰天塘山。因山上有一水塘,名口天塘,引为山名。现新志多用此名。清同治《常宁县志》载段献生《塔山记》中称此山“联络九疑、泗州诸山,回翔轩翥而来,左带潇湘,右襟春岿、壁立霄汉。前代凿之磴,千盘百折,至是则平者倾,曲者直,鸟道羊肠,仅存一线,游人望之,如海上三山,漂渺天外,不可复即。”又云:“少年时曾登绝顶,俯视一切,觉足下青云笼罩群蝉。遇雨霁云净极目,湘海苍茫无际。若上晴下雨,则是上界清旷碧落如洗,下界烟雨弥漫,山下人仰视亦疑其身坠云雾,不知正在光天化日中。故别有天地,非人间也。“此番描述,逼真、生动、尽致。
山顶有坪,可坐两百人,此地怪名“一脚踏三县”或“鸡鸣三县知”。意即此为常(宁)、桂(阳)、新(田)三县交界处。现实为常桂两县之界。人至此,疑置身南天,若神若仙。举手可摘星辰,极目可观千里,张臂可飞入环宇。绵绵九嶷,如南海细浪,碧波万倾;巍巍衡岳,若眼底平畴,稍显泥丸。传说,此处曾有仙人下棋,一牧童牵牛往观,喝了仙人水,即尽忘世事。一局棋刚完,眨眼间。不见仙人。回首找牛时,见原拴牛处,只有一堆风化骼骨。归村时,人皆陌生。细问之,老者亦尊之为祖辈,时过百数年矣。
主峰下一里处,即为山上平丘,面积数百亩,皆茅草、灌木,齐胸上下。且有那口水塘,二亩见方,终年碧水荡漾,冬暖夏凉。真乃一风光秀丽、水草茂盛之天然牧场也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,山上曾设牛场。
其左下有一塔山,山水清秀,市引人仰慕的风景之地。据《同治常宁县志》记载:塔山上下共有四十八座茅庵,由上、中、下三个村庄的分布,为塔山村民集居之处。民瑶云:“塔山坳对坳,金银十八窖,有人得一窖,卖得湖南到。”这里曾设置塔山乡,撤区并乡时,并于蒲竹瑶族自治乡,现改名塔山瑶族乡,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。
四月中下旬的常宁天堂山正是杜鹃花开,漫山红遍。
天堂山又名天塘山,总面积5933.4公顷,系国家森林公园,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。
常宁天堂山海拔1265米,地势素雅秀丽,生态良好,终年云雾缭绕,风光如画。这里有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一一常宁市塔山瑶族乡。
瑶语称杜鹃花为“聪明扁”,意为使人聪慧、通达之花。自古至今,登高、赏杜鹃花成为当地瑶家传统习俗,少年者,可聪慧启智,学业进步;中年者,可事业顺达,鹏程万里;老年者,可修心养性,延年益寿。
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天堂山山顶地势平坦开阔,一片绿色的草甸,与嘶牛嗷,仿佛身临北方草原。俯视群山,绵延逶迤,让人心旷神怡。
天堂山被誉为“水的源头、林的海洋、天然氧吧、云的故乡、摄影师的天堂”。 无数游客慕名而来,体验爬山与享花的双重享受,共赴”杜鹃花之约”。
从山顶往下俯瞰,山脊嫣红点点,山下农舍俨然,瑶乡风景如画。
天堂山盛产茶叶,其中塔山山岚茶和苦丁茶是享誉湘南地区的名茶。杜鹃花开时节,正是谷雨茶采摘的黄金时节,有兴趣的话可到路边的茶场体验采茶之乐。
下得山来,你还可以走进好客的瑶民家,体验捣糍粑之乐。瑶民家的糍粑是用糯米饭冲抖而成,食用时沾上用白糖、芝麻、黄豆粉末拌和的配料,柔软香甜。
眼前一抹阳光,清纯的瑶乡满姑!
(图片来自酷饭网)